锻件采用非调质钢的意义

2020-11-09

锻件制造中大量使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制造机械零件,为了使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一般都要通过热锻后重新加热,经过调质热处理(淬火并高温回火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节约能源,降低制造成本,各国相继开发出一系列不需要调质热处理的机械结构钢,即非调质机械结构钢,在欧美叫做“微合金化中碳钢”。


锻件


非调质机械结构钢是在碳索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中加人极微量的V或Ti、Nb、N等特殊元素进行“微合金化”(Micro-alloyed),这些元素在锻件锻造冷却过程中,以碳化物、氮化物形态析出阻止晶粒长大,在连续冷却析出强化作用中,强化效果最显著的是V的碳化物和氮化物,V((C、N)。即微量元素在钢中起析出强化和细化晶粒作用。用这种钢制成的锻件,锻造后控制冷却,即可达到要求的力学性能,锻件可直接使用,这样便可省去锻造以后的整个淬火、回火热处理工序,不仅节约大量能源,并简化了工序,使生产成本降低,还避免了锻件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和淬火裂纹所造成的废品,又减少热处理过程造成的污染,而且锻件心部与表面硬度几乎没有差别,切削性能又好,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国外非调质钢种类不断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发展迅速。


但是,这类钢现在还处于一个新型钢种的成长期。目前已经得到应用和正在开发的这类钢种,已超出了上述定义的范围,例如:具有贝氏体组织的非调质钢,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具有低碳马氏体组织的非调质钢,也已使用;使用范围已从机械结构钢扩展到其他领域,如微合金非调质模具钢。因此,当前还不能给出这类钢种的确切定义,可以认为,从广义来说,在锻件制造和应用过程中,通过采用微合金化、控制轧制(控锻)和控制冷却等强、韧化方法,取消了调质热处理,而能达到或接近调质钢性能的优质或特殊质量钢,即可称为“微合金非调质钢”,简称“非调质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