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是怎样淬火和回火的?
为了满足辊颈硬度和性能的要求,在最终热处理前必须进行一系列的预热处理工艺,为最终热处理做好准备。该工艺包括:锻后热处理、粗加工后调质、高速冷连轧机辊颈表面淬火。
锻造后的热处理。冷轧后工作辊锻造,空冷至600-650℃ 热态入炉,锻造后热处理。锻后热处理应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消除网状碳化物,二是消除应力软化组织,获得球形珠光体组织,三是降低钢中氢含量,防止白斑的发生。
淬火和回火热处理。锻造热处理后的冷轧工作辊毛坯经粗加工和超声波无损检测后,应进行整体调质热处理。淬火和回火热处理的主要作用如下:首先,为后续的感应淬火准备组织。二是获得高综合力学性能,能承受强淬火,满足工作辊辊颈的强韧性要求。
锻件的淬火和回火一般在粗加工后进行。在热处理过程中减小锻件厚度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组织和性能。同时,只有表面光滑,才能通过超声波探伤早期判断锻件的内部质量。然而,经常生产容器的制造商可以有效地控制内部质量,并且还可以直接进行坯料的调质处理,从而缩短生产周期。
奥氏体化温度的选择。谷物开始生长的温度大约是970度℃, 当温度高于1000℃时,晶粒尺寸迅速增大℃, 所以870-950℃ 通常选择奥氏体化。为了提高厚壁锻件的淬透性,有时需要适当提高温度。
淬火冷却。奥氏体化后的冷却速度越快,获得冲击韧性的回火条件越高,冲击韧性水平越高。淬火时,应特别注意底部的冷却效果。如有必要,应采用螺旋搅拌或注水来加强这部分的冷却。
回火。关于回火参数的计算,文献中有很多报道。将淬火后回火、中间退火和焊后退火的温度和时间换算成相同温度和不同等效保温时间的回火,再根据温度和等效时间之和计算回火参数。
机械性能样品的制备。试验材料是锻件冶金质量的保证,应从锻件上切下。为了使试块的热处理效果与锻件的热处理效果一致,规定试块的切割位置与锻件端面之间至少应有一个壁厚距离,通过焊接热缓冲器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